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明代山西疫灾特点及救疗措施述略
引用本文:张丽芬.明代山西疫灾特点及救疗措施述略[J].山西师大学报,2005,32(5):115-119.
作者姓名:张丽芬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重庆400715
摘    要:明代疫灾之重仅次于清代。山西在明代共发生37次疫灾,平均每7.46年就出现一次,而且地域广,规模大,此起彼伏,首尾相接,对社会生产、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破坏。其特点为:疫灾集中发生在明朝中后期,尤其是嘉靖、万历、崇祯三朝;疫灾与其他自然灾害同时发生;战争诱发疫病等。面对疫灾的发生,朝廷采取了蠲免税粮田租、发帑赈济、施医送药、祈神驱疫等措施,民间力量则通过聘医送药、捐赠棺木、掩埋尸骨等方式积极救灾,扩大了救灾面,弥补了官方救灾的不足。

关 键 词:明代  山西疫灾  特点  朝廷救疗  民间救疗
文章编号:1001-5957(2005)05-0115-05
收稿时间:2005-04-22
修稿时间:2005年4月22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