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飘》在中国重写的历史反思
引用本文:吴慧敏.《飘》在中国重写的历史反思[J].文教资料,2007(31):19-22.
作者姓名:吴慧敏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摘    要: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轰动世界的著名小说《飘》在中国60余年的译介和接受是一个历经坎坷的过程。从1940年傅东华先生首次把《飘》译介到中国以来,《飘》在中国经历了从一部通俗反动小说到世界经典文学名著,从傅东华的译本主宰50年到如今十几种译本竞争市场的过程。这一切变化并不是偶然发生,本文旨在以美国翻译家勒菲弗尔的重写理论,反思《飘》在中国的重写史,透视相关的文化历史语境,考察不同时期各种形式如何通过"共谋"(collusion)完成重写,揭示其中意识形态、主流诗学和赞助人等因素的制约作用,从而更好地阐释现象,深化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关 键 词:重写  《飘》  意识形态  诗学  赞助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