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域外观念与本土学制变迁——以20世纪30年代"社会教育学制化"多维建构为中心
引用本文:周慧梅.域外观念与本土学制变迁——以20世纪30年代"社会教育学制化"多维建构为中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11).
作者姓名:周慧梅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10087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年度国家重点课题:"中国优秀教育传统的传承和刨新研究".
摘    要:一般认为,近代中国的学制变迁,与其它政治经济诸层面的变化一样,是域外观念冲击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产物。这种解释大体上成立,但部分地掩盖了制度生成的内在原因。20世纪30年代人们在“社会教育学制化”讨论过程中,“域外观念”与中国传统却有着复杂纠葛,集中表现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关系上,形成了互不妥协的三派主张,社会教育学制化建构最终失败。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制度化的这一段曲折历史揭示了近代中国教育体制转型的复杂,表明了教育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微妙关系,制度的移植和生成绝非一蹴而就,需要本土传统的一个筛选和培育过程。

关 键 词:域外观念  社会教育  论争  学制变迁  本土传统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