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佛塔:从印度到中国形式变化的审美文化意蕴研究
引用本文:戴孝军.佛塔:从印度到中国形式变化的审美文化意蕴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作者姓名:戴孝军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23603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华审美文化传统与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审美文化建设问题研究”(10JJD750004)。
摘    要:佛塔发源于印度,随着佛教的传播而流布于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佛塔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印度,先是最具代表性的窣堵波形式,后演变为佛像雕刻附丽的高塔形式,其审美文化意蕴是充满神性的非理性的宗教迷狂,体现为宇宙生命的象征性、装饰的繁缛富丽性、象征符号的程式化;到了中国,楼阁式塔、密檐式塔成为佛塔的主要形式,其审美文化意蕴是充满人情味的清醒理性精神,体现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世俗性,注重建筑的整体性以及曲线运用的节奏感。佛塔造型在印度和中国所彰显的不同审美文化意蕴,是由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理念所致。

关 键 词:佛塔  印度  中国  形式  审美文化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