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传统屈骚批评方法的现代转换
引用本文:朱华英.传统屈骚批评方法的现代转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5(2):46-49.
作者姓名:朱华英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65
摘    要:屈骚批评传统久远而源远流长,传统屈骚批评自汉代起便与儒学和经学结缘,批评家多服从政治伦理的评价,以思想内容的好坏、政教作用的大小来衡量屈骚,用汉儒说诗的理论和引此比彼的方法着力于对其思想内容及价值取向的挖掘,而对楚辞独具的诗义和艺术手法均有所忽视甚至表现为某种程度的歪曲。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的局限是古代屈骚阐释中最为显见的不足,对于传统久远而日益沉滞的屈骚批评而言,新的批评方法的出现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新的方法终于在清末民初隐然成形。

关 键 词:屈骚  批评方法  引此比彼  诗义
文章编号:1007-8754(2005)02-0046-04
修稿时间:2005年1月18日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Critical Approach of Traditional Li Sao
ZHU Hua-ying.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Critical Approach of Traditional Li Sao[J].Journal of Guangdong Education Institute,2005,25(2):46-49.
Authors:ZHU Hua-ying
Abstract:
Keywords:Li Sao  the approach of critique  quoting this to compare with the other  the meaning of a poem  cultural geography study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