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革”后文学现代性话语的历史起源研究
引用本文:何言宏.“文革”后文学现代性话语的历史起源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2001,38(5):20-25.
作者姓名:何言宏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0CZW008)
摘    要:作为“革”后学现代性话语的历史起源之一,“伤痕”、“反思”小说中的“反封建”话语,在对20世纪初的启蒙主义话语进行历史性继承的基础上,具有了新的特点:一方面,其所批判的“封建伦理”和“国民劣根性”,往往具有现代性的制度依托与伦理支持;另一方面,却又往往将“革”时期的“血统论”、“个人迷信”、“官僚主义”和“社会特权”等一些现代性症候,“误指”为“封建性遗存”进行错位性的批判,这便造成了它的历史讲述与现实书写,既有对真正属于封建性问题的自觉批判,却又遮蔽了复杂的现代性问题,限制了其历史反思的深度。

关 键 词:文学评论  现代性  反封建  “文化大革命后“  历史源  现代性话语  伦理  反思小说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文学评论
文章编号:1001-9162(2001)05-0020-06
修稿时间:2001年3月5日

A Study of Historical Sources of Literary Discourses of Modernity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E Yan-hong.A Study of Historical Sources of Literary Discourses of Modernity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J].Journal of th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001,38(5):20-25.
Authors:HE Yan-hong
Abstract:
Keywords:modernity  anti-feudal  novels of"trauma"and" reflec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