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学校教育的使命——基于“洞穴人”假设的理论视角
引用本文:杨日飞.论学校教育的使命——基于“洞穴人”假设的理论视角[J].山东教育科研,2014(20):3-6.
作者姓名:杨日飞
作者单位:内蒙古教育哲学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内蒙古民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出路”(NGTGH2013007)、内蒙古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儿童教育近现代立场的意蕴及其对中国儿童教育改造的启示”(YJRC12029)和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度科研基金项目“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2012RWYB015)的部分成果.
摘    要:理解存在是理解教育、定位教育价值的出发点。柏拉图的著名隐喻“洞穴囚徒”描述了人的存在景象,在表达人的“洞穴”命运的同时赋予教育根本的重要性。因此,在我国基本实现教育普及的时代背景下,思考教育如何帮助受教育者超越存在的洞穴进而成为主导各自人生的舵手,即,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不带偏见和成见的探索精神的人变的尤为重要。

关 键 词:教育  存在  洞穴囚徒  可完善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