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家谱的起源、价值、作用和内容
引用本文:方荣.家谱的起源、价值、作用和内容[J].档案,2014(7):15-20.
作者姓名:方荣
摘    要:家谱至迟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是适应于人类社会防止近亲通婚、私有财产继承和祭祀的发展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家谱的原生功能是"明血统,辨昭穆";其原始价值,一是防止近亲通婚,实现优生优育;二是保证私有财产有序继承;三是作为家族祭祀的依据。家谱的这些基本功能被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所利用,就成为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宗法主义工具。家谱的基本功能和原始价值同时也派生和引伸出诸如普通史料价值,各种专业史料价值,民俗学、遗传学、遗传病学、图书目录学等多学科的资料价值,等等。当然,家谱的价值首先是由家谱的内容所决定的。宋代以前,家谱的纂修和使用都由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所垄断,用以满足其统治需求,家谱的内容长期局限在姓氏源流、家族世系、家族郡望等比较单薄的内容范围之内。宋代以后,家谱民间化,私人纂修家谱广泛兴起,家谱的内容也日益丰富起来,具有谱序、题词、谱例、谱论、恩荣、祖庙、节孝、相赞、谱考、家规、家训、派世、世系、谱记、艺文等几十项内容,并在不断发展中。

关 键 词:家谱  起源  价值  作用  内容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