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现实选择
引用本文:覃思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现实选择[J].小学教学参考,2008(6).
作者姓名:覃思鼎
作者单位:广西教育学院学工部;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二批项目“激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主动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批文号:桂教高教[2006]194号)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广西高校2006年党建和德育工作研究立项重点课题“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批文号:桂教思政[2006]88号)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由于竞争机制的不完善,我国就业市场供需出现了失衡,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建设已成为高校的一种共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适应就业市场的综合能力,包括就业社会心理适应力、自主就业的能动力,以及职业发展的潜力等方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是主体与高校、社会人才培养要素之间互动选择的结果。一方面,高校要通过机制创新来克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组织要为培养个性化毕业生人才提供平台。可以说,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支撑和组织承载的综合体现。因此,组织设计和制度安排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现实地看,互动共进模式则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最佳选择。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机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