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8—12世纪拉达克地区的石刻造像及其历史意蕴
引用本文:王宗慧.8—12世纪拉达克地区的石刻造像及其历史意蕴[J].家教指南,2023(6):34-45.
作者姓名:王宗慧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项目“西藏阿里地区象泉河流域石窟寺综合调查研究”(2018VJX01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西藏阿里中印、中尼边境石窟寺艺术调查研究”(19YJC760107);
摘    要:针对拉达克地区8—12世纪的一批佛教石刻造像,在系统整理造像遗存的基础上,结合造像题记、地理位置及历史文献,对石刻造像的赞助人、造像题材、开凿意图、造像功能及其背后所呈现的阿里三围对吐蕃王朝遗产的承续关系进行讨论。拉达克地区石刻造像是在藏族人主导下所建的,其时间从吐蕃王朝中后期持续到阿里三围初期,石刻造像传统的延续反映出两代不同政权之间的文化接续;吐蕃王朝时期石刻造像题材以大日如来佛为主,阿里三围初期石刻造像则更流行菩萨题材,石刻造像题材的转变与政权更迭后的宗教政策有关;造像题记所载人物皆为王公贵族,造像所处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的政治军事活动相契合,展现出石刻造像始终承载的军政象征等多重历史意涵。

关 键 词:吐蕃  阿里三围  拉达克  石刻造像  弥勒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