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群体管窥
引用本文:杨东.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群体管窥[J].华夏文化,2004(2):22-24.
作者姓名:杨东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300#信箱,710069
摘    要:县级政权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低一级的基层政权,是封建官僚机构的末梢。其行政首脑称县令或知县。虽然他们品级较低,但在地方行政中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真正的“治事之官”(意即负责实际事务的官)。故此,传统的县令或知县常被称为“亲民官”或“父母官”。北洋政府时期,地方行政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把以前凡有直辖地方的府、直隶厅、直隶州和厅、州等地方政权,一律改称为县。“县置知事,隶属道尹,为县行政长官”。因此,县知事就成为县级行政机构的行政首脑。纵观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群体,固然与传统的县官有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却有着自身的特点。

关 键 词:北洋政府  县级政权  中国  封建官僚机构  行政机关  文官制度  县知事  职责权限  籍贯回避制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