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卡夫卡的"变形"描写及其比较意义
引用本文:陈棣华.卡夫卡的"变形"描写及其比较意义[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5(4):88-91.
作者姓名:陈棣华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系,四川,成都,400031
摘    要:《变形记》里的小人物格里高尔的经历,原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而作者进一步写出的“变形”以后的情节,更具穿透力和表现力。它不仅凸显了生命的“变形”,也暴露了那一社会体制下人性的“变形”,自由、平等、博爱以及人道主义原则的“变形”。同中国的《聊斋志异》中“变形”描写的理想文化、浪漫主义倾向比较,卡夫卡的作品更具有充分的现实义义精神和悲剧意识。

关 键 词:卡夫卡  变形  比较
文章编号:1008-5424(2003)04-0088-04
修稿时间:2003年5月6日

Metamorphosirs
CHEN Di-hua.Metamorphosirs[J].Journal of Huanghe S&T University,2003,5(4):88-91.
Authors:CHEN Di-hua
Abstract:
Keywords:Kafka  metamorphosis  by pu Songling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