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朽与虚无——读《论语》、《庄子》随想
引用本文:张俊,孙超.不朽与虚无——读《论语》、《庄子》随想[J].文教资料,2009(17):83-84.
作者姓名:张俊  孙超
作者单位:1. 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山东临沂,276000
2.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摘    要:古代哲人中谈生死,最现实的是孔子.他非常重视生前,而非死后.他不像海德格尔和庄周那样教人学会死亡,而是教人学会生活,其实真正会生活的人才会死得其所,也自然就学会了死亡.庄周是谈生死最有趣的人,他用充满文学灵性的哲理和自己潇洒逍遥的存在姿态完成对价值生命的雕塑,高歌生命的虚无而走向价值之不朽.时至二十一世纪,我们应该追求扬弃自然主义和价值主义的极端对立,做一个完全彻底的死亡悲剧里的英雄.这英雄既追求生命存在的价值,又肯定生命死亡的存在与这一存在所带来的虚无,即从肉体短暂存在中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存在.

关 键 词:不朽  虚无  《论语》  《庄子》  生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