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解问题“疙瘩” 疏思维渠道
引用本文:朱炳禄.解问题“疙瘩” 疏思维渠道[J].江苏教育,1993(16).
作者姓名:朱炳禄
作者单位:东台市教研室
摘    要:一位老师教学通分时,课堂上有学生小声议论:“为什么一定要化成同分母分散,化成同分子分数不也能比较大小吗?”这位老师听到后未置可否,让学生齐读: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意思是加深学生的印象,通分就是这样的要求。当然,这也是处理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但我觉得,学生议论这个问题,是学生学习通分中想不通的一个“疙瘩”,抓住这个时机,帮学生解开这个“疙瘩”,有助于学生把学习深入下去。我想,不妨让学生将例题3/4和5/6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15/20和15/18,做一番比较,然后向学生提出:15/20的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