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为不教”而“教”
引用本文:潘晓蓉.“为不教”而“教”[J].大观周刊,2012(48):259-259.
作者姓名:潘晓蓉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詹天佑小学,江西婺源333200
摘    要: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活动.往往忽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教师精心地设计整个课堂语文教学。而往往出现“费时多而收获少”的状况。教师如何来解放自己,而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教学要求.且又能使学生“愿意学”、“会学”,成为一个个会思考、会分析、能创造的人。笔者认为。必须转换教师的主导地位,探索在课堂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真正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创造能力。

关 键 词:语文教学  创新精神  思维品质  自我意识  教学要求  创造能力  学生  教师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