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教科书内容的“文化选择”:内涵、评价依据与标准建构
引用本文:侯前伟.教科书内容的“文化选择”:内涵、评价依据与标准建构[J].中学教育,2019,16(5):65-75.
作者姓名:侯前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100875
摘    要:与教科书编制的"知识性"失误相比,教科书编制的"文化性"偏颇或漏洞往往更为隐性和危险,需要加以精细检查和及时修正,以确保"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的实现。"文化选择"指向教科书课程内容规划层面中对"诠释性内容"的处理,其内涵需要从"文化的意义性"和"文化的社会性"两方面加以理解。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从功能-结构(要素+连结)角度分析教科书内容"文化选择"的评价标准系统。其中"文化选择"的功能标准包括:创建诠释性的意义世界,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规范;其中,要素指标包括:意义的普遍性和原创性,意义的稳健性,价值立场的公正性,价值诠释的社会现实性,学习者适宜性;连结指标包括:意义脉络,价值体系。在与国内外同类教科书评价标准系统的比较中,本研究提出的评价方案在内容覆盖率和系统性、文本针对性和预测力、理论价值和实践潜力等方面都呈现出更为优化的表现。

关 键 词:文化  诠释性内容  社会性  核心价值观  立德树人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