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敦煌学研究八十年
引用本文:刘进宝.敦煌学研究八十年[J].西北师大学报,1991(5).
作者姓名:刘进宝
摘    要:一、敦煌学的产生及其在我国的初步发展敦煌学的产生,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了。回顾80年的历程,可将我国敦煌学的发展划分为两个时期:从1909年起,直到“文化大革命”前,是敦煌学的产生,创业及其初步发展阶段;80年代则是蓬勃发展、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下面先就第一阶段的情况加以探讨。1、从史的角度考察敦煌学之产生我们把1909年定为中国敦煌学的起点,并不意味着我国学者在此之前没有注意到敦煌。事实上,早在藏经洞发现以前,我国学者就已注意到千佛洞,并作了记载。1900年藏经洞被发现后,1902年,金石学家、甘肃学台叶昌炽就通过敦煌县令汪宗瀚,得到了藏经洞发现的一些文物。他在《语石》卷一《吐蕃一则》中说:汪宗瀚“先后寄贻宋乾德六年水月观音画像,写经卷子本,梵叶本各二。笔画古拙,确为唐经生体,与东瀛海舶本无异”。他还在其《缘督庐日记》中详细记载了有关情况,并曾建议将藏经洞发现的全部遗书运至兰州保管。1909年秋,法人伯希和盗劫敦煌遗书之后,曾在北京给罗振玉、蒋伯斧,王国维等人看了一部分敦煌遗书,并送给罗振玉一些敦煌遗书照片,罗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