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析“亚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以重庆“亚民族地区”为例
引用本文:阚军.析“亚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以重庆“亚民族地区”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6):91-94.
作者姓名:阚军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市400715
摘    要:针对一些民族地区民族特征淡薄的状况,第一次提出了“亚民族地区”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对解决一些学术和现实问题有重大的意义。以重庆“亚民族地区”为例,探讨其经济发展道路与教育发展模式、重庆“亚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教育模式、重庆“亚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保护与民族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归结起来,“亚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有以下思路:加强“亚民族教育”研究、强化民族认同感、教育形式多样化、处理好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关系、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调整同步、加强“亚民族地区”特殊民族教育立法等。

关 键 词:“亚民族地区”  “教育模式”  “民族文化保护”
文章编号:1000-2677(2006)06-0091-04
收稿时间:04 13 2006 12:00AM
修稿时间:2006年4月13日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in the"Sub-Nationality Area"
KAN Jun.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in the"Sub-Nationality Area"[J].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6,32(6):91-94.
Authors:KAN Jun
Institution:Research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of Southwestern Ethnic Group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Keywords:sub-nationality area  education model  protection of nationality culture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