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语仿词教学摭谈
引用本文:黄敏正.汉语仿词教学摭谈[J].广西教育,2006(11).
作者姓名:黄敏正
作者单位:南宁地区教育学院
摘    要:汉语仿词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比照现成的词语,临时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词素仿造出新的词语的修辞方法。它改变了原来词语特定的词义,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鲁迅先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的句子:“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暂且置之不论不议之列,即使真心人所大叫的公理,在现今的中国,也还不能救助好人,甚至于反而保护坏人。”句中的“公理”、“婆理”是从熟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仿造出来的,“婆理”对“公理”而言,因陈西滢等在女师大风潮中,曾组织过所谓“教育界公理维持会”,打着“公理”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