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国时期佛教图书馆的设置与贡献
引用本文:黄伟.民国时期佛教图书馆的设置与贡献[J].图书馆杂志,2023(8):26-33.
作者姓名:黄伟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摘    要: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大步迈进以及佛教发展的自身需要,促使佛教图书馆兴起。截至1949年,全国共14个省市建有佛教图书馆,主要分布于今长三角地区,20世纪30年代是其发展黄金期。相较于传统寺院藏书楼,佛教图书馆拥有公众性、学术性、开拓性等特征。通过整理分析各佛教图书馆开展的活动,可知弘扬佛法、提倡佛学以及创新佛典分类是其对民国佛教发展的主要贡献,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又可见其社会价值。总的说来,民国时期的佛教图书馆是佛教事业、文化事业、公益事业的集合体。

关 键 词:民国  佛教图书馆  寺院藏书楼  设置  贡献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