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小学校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探究
引用本文:唐彰新,罗红艳.中小学校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探究[J].教书育人,2007(3):84-85.
作者姓名:唐彰新  罗红艳
作者单位:[1]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系 [2]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摘    要:潜在课程思想早在20世纪初杜威(J.Dewey)和克伯屈(W.Kilpatrick)的著作中已经出现,但遗憾的是没有引起人们真正关注。早期进步主义教育家代表杜威提出了与“潜在课程”类似的概念:“同时学习”(collateral leaming),他认为学生从正式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仅仅是学习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与此学习同时产生的经验,这是情意方面的学习,它有时比正式课程还要重要。杜威的学生克伯屈进一步发展了杜威“同时学习”的思想,提出“伴随学习”(Concmi tant learning)的概念。他认为“伴随学习”就是学生在正式学习过程中对态度、理想、情感和兴趣的习得,它一方面能够激发学习者主体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为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奠定基础。

关 键 词:“潜在课程”  德育功能  中小学校  学习过程  正式课程  课程思想  进步主义  学习动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