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法治视域下的清代金瓶掣签立法探析
引用本文:田庆锋,蒙爱红.法治视域下的清代金瓶掣签立法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6):139-143.
作者姓名:田庆锋  蒙爱红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法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法治视域下宗教行为可分为涉他宗教行为和涉己宗教行为,前者关涉社会、国家、他人的重要利益,是宗教立法的重要理据和调整范围界定的标准;活佛转世的社会公共性是清代宗教立法的基本动因;清代金瓶掣签立法的成功之处在于较为合理地确定了宗教立法的边界、方式与视角,以及藏传佛教宗教团体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在宗教立法中积极进行多方的沟通工作,体现了清代国家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法律原则。

关 键 词:宗教立法  宗教行为  金瓶掣签  社会公共性

A Study on Lots Drawing Legislatio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View of the Rule of Law
Institution:TIAN Qing-feng,et al(Gansu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