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士人心态分析《古诗十九首》
引用本文:石红.从士人心态分析《古诗十九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8):20-21.
作者姓名:石红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065
摘    要:汉末,士族中的名士及与名士有着共同利益的智识阶层(包括十九首作者)失去了价值目标,出现了价值真空.自先秦的士人精神的用世意识到汉武时封建士大夫精神中发展产生的封建社会长期特定的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遭受沉重打击.由此汉代儒学价值体系下的知识分子在东汉末年焦虑、痛苦、迷茫、孤独,同时先秦时至西汉初蓬勃的士人主体意识开始复归.在人性的复归之下,在实践理性、道家贵生及享乐哀伤的社会思潮影响下,他们关注社会私情,执著现实人生,把以"十九首"为代表的中国诗歌带到了缘情的道路上.

关 键 词:士人心态  主体意识  用世精神  社会私情  <古诗十九首>  缘情
文章编号:1008-9144(2005)08-0020-02
收稿时间:04 12 2005 12:00AM
修稿时间:2005年4月12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