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第七部分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第二讲中小学生的认知障碍
引用本文:张金宝,张桂兰.第七部分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第二讲中小学生的认知障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10):44-46.
作者姓名:张金宝  张桂兰
作者单位: 
摘    要:一、小学生的认知障碍小学生认知障碍是小学生在认知活动的某些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异常,表现为感知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等。(一)小学生的感知障碍感知障碍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及感知综合障碍。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1.感觉过敏。对引起感觉的客观刺激的感受性过度增高,视觉、听觉、皮肤觉、痛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某些感觉过分增强。2.感觉倒退。指在正常情况下对一般强度的客观刺激的感受性过分降低,如色彩暗淡、视线模糊、皮肤感觉麻木等。3.感觉倒错。对同样的客观刺激产生与正常人感受性质不同或相反的感觉异常,如正常人感到天气寒冷,患者却感到热得受不了。知觉障碍主要表现为:1.错觉。指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错觉分为三种:由于外界刺激的强弱引起的感受性错觉;由于高度紧张、恐惧、焦虑、期望等情感性因素而产生的情感性错觉;在感觉过程中加上自己想像因素的幻想性错觉。2.幻觉。指在没有响应的客观刺激时所出现的虚幻的知觉体验。可以分为幻视野、幻听、幻嗅、幻味、幻触、本体幻觉、性幻觉等。感知综合障碍是一种特殊的感知障碍。患者对客观事物从整体上可以感知,但对其部分属性,如大小、远近、形状、时间、空间等则产生错误的感知。主要表现为四种情况:空间感知综合障碍,即对事物大小比例和空间结构的感知综合障碍;时间感知综合障碍,即感到时间停止、岁月凝固或时间飞逝的症状;环境感知综合障碍,即感到周围环境不真实的症状;自身感知综合障碍,即对自己身体某一部分或特性发生错误感知的症状,如感到自己脖子变长了,脸面变丑了等。

关 键 词:小学生  中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认知障碍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