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江城子》英汉译本中同构体作用对比分析
引用本文:杨萌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江城子》英汉译本中同构体作用对比分析[J].现代语文,2009(12):93-97.
作者姓名:杨萌萌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100083
摘    要:汉语古诗词历史悠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诗词是最具汉语言特色的文学文本形式,不仅凝练高雅,而且意义深远。因此,诗词翻译的成功与否就在于是否准确地使原文意义再现。在翻译诗词的过程中,只有语言功能的对等、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相关同构体才能重现原文意义与风格。这样的同构形式便使得译文在译文读者心中的心理反应与情感体验与原文在原文读者心中的心理反应与情感体验达到了最大化的相似性。诗词翻译也就成功地传达了原文本的信息与意蕴。本文以苏轼词《江城子》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主要针对同构体在其文本翻译中的体现及作用进行对比分析,力求获得对同构传达意义的功能对等的深入阐释及其在诗词翻译中构建“同感”效果的重要性的理解。

关 键 词:诗词翻译  功能对等  同构体  意义重现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