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符号修辞视域下的“图像化”再现——符象化(ekphrasis)的传统意涵与现代演绎
引用本文:胡易容.符号修辞视域下的“图像化”再现——符象化(ekphrasis)的传统意涵与现代演绎[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7-63.
作者姓名:胡易容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项目(11XWW001);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1FXW005)
摘    要:古典修辞学术语“ekphrasis”本义为以语言获得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图像化再现.这一术语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化中历经口语、书面、艺术理论等不同使用语境,其外延逐渐抽空而内涵日渐丰富.尤其是在近半个世纪修辞广义化运动背景下,画面感的获得已经不再是语言修辞学的狭窄范畴.Ekphrasis的原初意涵扩展为跨媒介、跨渠道的符号修辞抽象理念——符象化.其根本,是唤起文化规约下的共通“心象”而非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再现.本文总结了文化心象达成的三种机制,并指出ekphrasis这一新的意涵是当前修辞广义化运动推进至多媒介符号文本的必然结果.

关 键 词:符象化  符号间性  图像修辞  跨媒介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