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增值评价法运用过程中的“增值”评量等单位化问题研究
引用本文:李春茂,曹璋.增值评价法运用过程中的“增值”评量等单位化问题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5):16-20.
作者姓名:李春茂  曹璋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昆明,650092
摘    要: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学业成就测验属于非等精度测验,所得数据由于试卷区分度不能兼顾所有被试的需要而导致分数单位不等化,运用此类数据对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效能进行“增值”评价会出现评价结果失真、无法客观精确反映学生的进步等弊端。本文通过对标准化残差和多水平回归模型的原理、特点的理解和思考,构建出一种可对不同起点水平学生的增值评量进行加权,并将不同起点水平学生的增值等单位化的方法,使得已有的增值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关 键 词:增量评价  回归  标准化残差  非等精度测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