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十七至十八世纪关于正统观的辩论
引用本文:王浩淼,吴立发.试论十七至十八世纪关于正统观的辩论[J].大连大学学报,2023(2):47-54.
作者姓名:王浩淼  吴立发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明清之际的士大夫经历过天崩地坼式的社会变革,但看待正统问题上则有不同的考量。明朝遗臣往往从南明的角度切入,多主“正”说,认为人心和血统是决定“正”的重要因素。面对清朝士人的质疑,他们用道统的角度解释南京不北援的原因,并着重点明南明继承了北京的正统,继而提出南明亡则统绝的观点。仕清士人从清朝入主中原的“势”入手,主张重“统”说,直至雍正时期才重新将主“正”说作为解释清朝正统的重要理论依据。不同正统观的解释实际是不同的政治话语,是士大夫及所属政治群体对于明清之际变革之下自身政权选择的身份认同,并在清朝华夷一统的大环境之下渐趋统一。

关 键 词:正统  南明  华夷之辨  雍正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