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区域地理教学的五个对策
引用本文:项爱明.区域地理教学的五个对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5(3).
作者姓名:项爱明
摘    要:1.学会想象,构建“心理地图”。区域定位的训练,一是可以沿着各大陆的海岸线“走”一遍,识记沿途的轮廓形状、半岛、岛屿、边缘海及海峡、运河等,之后再进行回忆与想象,想不清楚的再翻开图册;二是可以选定几个主要的“点”,使其成为“已知点”,据此来推测图示区域大致的位置。2.学会取舍,处理好宏观与微观、模糊与具体的关系。尤其是对地理事物的名称等,要学会取舍,更多地从宏观上把握某区域的地理特征。3.学会阐释,做到知“地”明“理”。面对区域所存在的现象、出现的问题或产生的结果时,能灵活地、有效地运用高中地理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对它们做出合理的、合乎逻辑的阐述、解释与说明。4.学会描述,把握区域地理要素的结构,做到心中有“素”。区域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的要素,每一要素也有着其自身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描述每一个区域地理要素的特征时,应从其知识结构入手来说明和描述。5.综合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综合法是从整体认识和分析该区域地理的突出特征;比较法则是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二者都是区域地理学习中常用的重要方法。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