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Communication in the Third Places
作者姓名:贾俊民  薛小梅
作者单位:1. 天水师范学院,英语系,甘肃,天水,741001
2. 西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对以Kramsch为代表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思路与该领域其他研究思路进行对比探索性研究。笔者认为Kramsch的研究非常成功地描述了真实情景下跨文化交际的模式 ,也就是说 ,跨文化交际发生在所谓的第三位置 ,既不在本族语文化情境环境中 ,又不在目标语文化情境环境中。根据这一理解 ,Kramsch的研究思路强调文化的真实性及其动态特性。这一研究思路在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 ,可帮助我们避免在外语教学中走极端。即完全文化融入或文化霸权。Kramsch的理论总体上来说是无懈可击的 ,但由于还缺乏足够的数据资料支持以及语言学习过程的复杂性 ,因而要将其理论付诸语言教学实践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 键 词:跨文化交际  外语教学  第三种位置

Communication in the Third Places
JIA Jun-min,XUE Xiao-mei.Communication in the Third Places[J].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2002,22(6):68-71.
Authors:JIA Jun-min  XUE Xiao-mei
Abstract:
Keywor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ird place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