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会计电算化中“反记账、反结账”的利弊研究
引用本文:杨丽萍,金雪松.会计电算化中“反记账、反结账”的利弊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19.
作者姓名:杨丽萍  金雪松
作者单位: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辽宁铁岭,112000
摘    要: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与应用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国家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成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已经向更深的层次延伸,它的高效,自动,准确等诸多特点是过去手工会计所不具备的。但是它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和会计监督带来了新的难题,使会计人员在应用时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会计电算化固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它毕竟是靠人为设计的程序化流程来工作的,是使用计算机操作来完成工作的,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产生了许多手工会计所没有的新的问题,像国内目前的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实务界关于"反记账、反结账"功能的可行性争论就比较激烈,也有可探讨性。由于"反记账、反结账"功能具有很强的两面性,我们既不能完全否定其作用,但是也需要正视其弊端。因此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中"反记账、反结账"的做法既有利也有弊,不可以片面的妄下定论。在实际应用"反记账"及"反结账"功能时如果能进行严格、合理的要求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发挥其长处,又能够限制其危害,使它更能为会计工作带来便利。

关 键 词:反记账  反结账  数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