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衔接看格律诗的不可译性
引用本文:陈艳红,黄媛媛,冯佳.从衔接看格律诗的不可译性[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27(3):83-85.
作者姓名:陈艳红  黄媛媛  冯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格律诗作为古代文学中的典型文体,集中体现了汉语言文化的审美特点。如大量地使用了音系和视觉等层面的形式衔接手段,在内容方面则广泛运用隐性衔接手段等。受英语本身特点的限制,格律诗英译后原有的形式衔接手段很难保留,而在内容方面,英语中普遍采用的显性衔接手段将大大降低原诗的包容性,从而导致格律诗在英译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不可译性。

关 键 词:不可译性  衔接  隐性衔接手段  显性衔接手段
文章编号:1672-1942(2006)03-0083-03
修稿时间:2006年3月7日

Untranslatability of Chinese Classic Poem Gelüshi in View of Cohesion
CHEN Yan-hong,HUANG Yuan-yuan,FENG Jia.Untranslatability of Chinese Classic Poem Gelüshi in View of Cohesion[J].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isty,2006,27(3):83-85.
Authors:CHEN Yan-hong  HUANG Yuan-yuan  FENG Jia
Abstract:
Keywords:untranslability  cohesion  implicit cohesive device  explicit cohesive devic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