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隐性教育的内涵解读德育的微妙性
引用本文:赵菲菲.从隐性教育的内涵解读德育的微妙性[J].基础教育研究,2009(6):10-12.
作者姓名:赵菲菲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0062
摘    要:隐性教育的提出为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揭示了德育的微妙性。隐性教育可以从"缄默知识"理论,心理学"内隐认知",以及杜威的"附带学习"观念中找到理论支持。隐性教育环境下德育的微妙性体现在德育的生活性、情感性、人文关怀性、传统性与时代性、文化性上。只有重视隐性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才能捕捉到德育的微妙性,提高德育效果。

关 键 词:隐性教育  德育  微妙性

Analysis of Subtle Character of Moral Education from Connotation of Recessive Education
Authors:Zhao Feife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