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洋务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对西学的认知—评价心理——从“强制同化”到“新的阐释”
引用本文:李栋.洋务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对西学的认知—评价心理——从“强制同化”到“新的阐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10-122.
作者姓名:李栋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之大调解制度研究”(20AZD083);
摘    要:洋务运动时期,面对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朝野知识分子首先利用“强制同化”的认知心理,将来自于西方的一切知识,用中国传统固有的概念和框架进行归类。接着,他们再用演绎的方式,将其放置在儒学精义下“圣学投影”,进行评价。这一“认知—评价心理”在洋务运动时期具体表现为“西学中源”说和“中本西末”说。然而,随着对西学知识认知的加深,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突破既有的“认知—评价心理”,提出了“中西各有本末”“中本亦可变”“中本中的大本”等别样的“中本西末”观,但最终仍未摆脱既有“中本西末”的整体框架。按照麦金泰尔的相关理论,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中国朝野知识分子没能从根本上意识到西学之于中国在本质上属于“认识论危机”,而他们仍在采用传统处理知识危机的方法进行应对,因此意义有限。

关 键 词:强制同化  圣学投影  西学中源  中本西末  认识论危机  洋务运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