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咀嚼红杏 揣摩教术——《游园不值》赏析及教学设计
引用本文:李玉峰.咀嚼红杏 揣摩教术——《游园不值》赏析及教学设计[J].小学语文教学,2001(1).
作者姓名:李玉峰
摘    要:一、景中寓理 ,含蓄蕴藉刘乃昌先生在《璀璨恢宏的宋代文代》(《中国教育报》1999年5月4日)一文中指出 :“宋人重视思想 ,一些作家惯于以哲人慧眼审视生活 ,使许多诗文寓哲理 ,……”如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借登山观景 ,暗示站得高方能看得远的哲理。“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所以传诵千古 ,历久不衰 ,在于其景中寓理 ,且含蓄蕴藉。在诗人笔下 ,春天如大地孕育的生命 ,借红杏之体 ,由小变大 ,由弱变强 ,冲破墙门禁锢 ,灿然而笑 ,生机勃勃!诗人将满园春色乃至整个春天 ,聚焦为一枝红杏 ,赋予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