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走向
引用本文:吴伟昌,何菊芬,钟武.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走向[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4(1).
作者姓名:吴伟昌  何菊芬  钟武
摘    要:二十世纪初,随着班级授课制教学形式的出现,板书便相伴相随、应运而生。虽然板书的出现在我国还不足百年历史,但它在黑板上一亮相便显示了不凡功能。1912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的《师范学校规程》中明文规定学生要掌握“黑板写法”,1914年在《视察京师公私学校通告书》中对雏形的板书设计予以嘉许:“提示生字于黑板,俾各生轮认以引其注意,尚属得要。”往后,黎锦熙先生在《新国文教法》中对教学中板书的使用方法作了详细的提示。解放后,板书教学为各学校所重视,但板书内容多以段落大意、章节提纲为主。近十几年来,由于教育革命的不断深化,国外如前苏联沙塔路夫“纲要信号”图示法的绍介引入,特别是一大批有志于板书教学研究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实践,使板书设计无论在理论构建上,还是在板书设计的具体操作上,都有了新的突破。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往往与成功的板书设计紧紧相连,而成功的板书在内容上总是以简驭繁、脉理明晰,在形式上则直观醒目,格局多样,表现了共趋的走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