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媒介逻辑”如何影响中国的抗争?——基于40个拆迁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引用本文:郑雯,黄荣贵.“媒介逻辑”如何影响中国的抗争?——基于40个拆迁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6(4):47-66.
作者姓名:郑雯  黄荣贵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微博微信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共振机制研究”(编号13&ZD182)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媒体影响群体事件的机制研究”(编号12CSH043)成果的一部分~~
摘    要:尽管不少研究关注到媒介与抗争的关系,大部分研究倾向于将媒介作为抗争工具和策略加以理解,或仅仅关注媒介内容、媒介框架对抗争事件的呈现,未将整个媒介生态对抗争的影响看成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本文以"媒介逻辑"作为核心性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媒介逻辑如何共同作用于抗争这一特定社会领域。对发生于2003-2012年间的40个拆迁抗争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媒介的内容逻辑比技术逻辑、制度逻辑更具影响力,但内容逻辑的影响力镶嵌于而不是独立于政治制度。虽然技术逻辑和制度逻辑自身无法有效解释抗争成功,但三种媒介逻辑之间存在相互强化的效应,在内容逻辑基础上引入其他二者将大大提高"媒介逻辑"对抗争成功的整体影响。总之,本研究在经验上初步验证了整合的"媒介逻辑"理论框架的解释力。

关 键 词:媒介逻辑  媒介化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拆迁抗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