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被动听从”到“主体体验”——体验教育案例分析
引用本文:潘红滇.从“被动听从”到“主体体验”——体验教育案例分析[J].现代特殊教育,2007(7):63-64.
作者姓名:潘红滇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聋哑学校,213000
摘    要: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少一些说教,而重视学生内在的道德认知、判断、建构、形成。上世纪50年代,布鲁纳提出了认知结构理论,其倡导的“发现法”强调过程的体验、强调内在的动机、强调信息的提取,成为体验教育中“体验”、“感悟”等诸多心理过程的理论依据。在体验中,主体(我)主要通过想象、移情、神思、感受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的经验,第一段]

关 键 词:体验教育  案例分析  主体体验  认知结构理论  “发现法”  道德教育  道德认知  50年代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