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走向理解:哲学解释学视域中的教学存在
引用本文:康亚通,李洪星.走向理解:哲学解释学视域中的教学存在[J].当代教育科学,2012(1):17-20.
作者姓名:康亚通  李洪星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党总支;山东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
基金项目: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哲学解释学视域中的教学理论与应用研究”(09YTE880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认识论视域中,教学被看作教师向学生传授确定性知识的活动,致使教学过分迷恋科学知识而脱离了人的生活,丧失了应有的活力。在哲学解释学视域中,教学是在师生对教学文本的理解以及师生相互的理解中显现并通过师、生与教学文本相互间的视域融合的方式不断创生的,是在师生共同欣赏教学文本以及他们相互欣赏的游戏中达成的。教学作为师生的一种存在方式,重新回归于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师生生活。

关 键 词:理解  哲学解释学  教学  教学存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