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互文性
引用本文:黄敏.互文性[J].中文自学指导,2005(6).
作者姓名:黄敏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摘    要:“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的思想 肇始于索绪尔(F.de Saussure)的语言符号理论。索绪尔 将符号区分为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两面,认 为符号的意义不具有参照性(non-referential),而是能指和 所指的任意结合。符号自身并不具有意义,而是借助与其它 符号的相似和相异性(后者更重要)而在整个符号系统中占 据一个位置,从而获得一定的意义。当我们说“草是绿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