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何以可教: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机制的实证研究
引用本文:杨冬,张娟,徐志强.何以可教: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生成机制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4(3):75-84.
作者姓名:杨冬  张娟  徐志强
作者单位:1.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 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
基金项目: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基于协同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制研究”(17JDSZ3046)的部分成果;
摘    要: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要求大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和范式转型。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内核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但目前鲜有关于创新创业能力可以通过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获得和提升的实证论据。本研究在界定和设计创新创业能力测量工具的基础上,面向两所一流大学966名学生展开调查,对创新创业能力及其教育支持现状、创新创业能力是否可教及其生成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涵盖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和实践力四大核心能力,当前呈中等发展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第二,创新创业能力是可教的,但与之适配的课程建设和资源支持缺乏有效供给;第三,学生学习动机和投入在学校教育支持因素和创新创业能力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学校教育支持和学生学习协同交互的结果。因此,未来应增进创新创业能力可教的理念认同,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高质量建设,扩大创新创业教育内外资源的精准供给,深化创新创业自主深度学习与挑战性参与,从而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推进与提质增效。

关 键 词: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能力  生成机制  课程建设  学生学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