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初一数学教学中诱发学生发现性思维的若干问题
引用本文:左加林.初一数学教学中诱发学生发现性思维的若干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1990(1).
作者姓名:左加林
作者单位:宁岗县中学
摘    要:现代数学教学思想要求我们把数学教学作为数学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来进行,强调教师应按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创设数学发现活动的模拟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像前人那样主动地独立地发现数学问题的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从中促进思维迁移并发展。有鉴于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的发现性思维,便成为达到上述要求的核心问题,也是教学中须贯彻始终的核心任务,这样,我们把着眼点放在基础学科、基础年级,对于实现以上目标便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的微观研究,就初一数学教学如何诱发学生发现性思维略抒己见。一、按照认识的循序渐进规律组织教学是诱发发现性思维的重要前提初一学生的思维形式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抽象成分已占相对优势,但在更大程度上仍属于“经验型”,即在思维过程中还离不开一定的感性或形象。因而,初一代数教学中,学生已有的(具体)思维结构与新出现的(抽象)知识结构很不适应。这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