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激励在小学生、初中生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引用本文:吴寒斌,陈勃.激励在小学生、初中生家庭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06(1):34-36.
作者姓名:吴寒斌  陈勃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江西南昌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
摘    要:1.引言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社会化和个性的迅速发展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主观上追求完美的自我,渴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但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还比较低,往往需要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虽然他们的自觉性相对不高,但是其主观能动性很强,可塑性很大,因此如果家长善于运用各种激励方式,适时地帮助他们树立和维持自尊心、自信心,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和理解,让各种激励方式通过学生心理的消解,并相应地在家庭教育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无疑会大大增进家庭教育的成效。

关 键 词:激励方式  家庭教育  小学生  初中生  主观能动性  应用  迅速发展  自我意识  认知水平  认识自我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