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孔子思想中“君子”涵义的双重性
引用本文:赵东玉.试论孔子思想中“君子”涵义的双重性[J].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
作者姓名:赵东玉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    要:在孔子以前的春秋文化乃至于三代文化背景下,“君子”一词就已经具有了“德”的涵义,而不仅仅是“位”的象征。孔子的思想来源于西周礼乐文化传统的“经典化”,而“君子”一词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味,使其成为孔子表述自己道德伦理思想的载体。“君子”在孔子的手中,变成了一种理想人格,这其中既有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同时又是孔子的创新和发展。“君子”在孔子的思想中,首先具有道德性,其次还具有智能性,具备相当高的学习能力。“君子”一词的涵义经过孔子的“改造”,获得了新的外延,最终成为孔门的“君子之学”,并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儒家思想。

关 键 词:君子  道德性  智能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