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如何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引用本文:李慧.如何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5(5).
作者姓名:李慧
作者单位:昆明市第十二中学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期,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正确的价值引导,又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由于传统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远离学生生活经验,这种教学实质上是道德的说教,是知识的灌输,因而常常处于晓之以理的简单认知状态,没有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动之以情,缺乏实效。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而非生活之外。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课堂变得生活化、生动化、实际化,不但能提高思想道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日常生活现象背后所蕴涵的大道理,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