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道德形成理论及其德育意义
引用本文:杨建,张浩.新弗洛伊德主义的道德形成理论及其德育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1):126-128.
作者姓名:杨建  张浩
作者单位:1. 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2.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摘    要:新弗洛伊德主义不仅仅是对弗洛伊德主义的修补,它是由众多人物的许多理论组成的一个宏大话语体系,这些理论有共同的旨趣,例如都非常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重大影响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经典理论,认为人格发展是通过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有危机的解决来实现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可以很好地用来解释和说明人的道德发展问题,并具有丰富的德育意义,这一理论能为德育的针对性、系统性与生活化等提供深层的心理学根据.

关 键 词:新弗洛伊德主义  埃里克森  人格  道德  德育
文章编号:1671-6124(2008)01-0126-03
收稿时间:2007-09-28
修稿时间:2007年9月28日

The Moral Forming Throry of New Freudism and the Meaning to Moral Education
YANG Jian,ZHANG Hao.The Moral Forming Throry of New Freudism and the Meaning to Moral Educa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2008,7(1):126-128.
Authors:YANG Jian  ZHANG Hao
Abstract:
Keywords:new Freudism  Erikson  personality  morality  moral education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