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道德教育“动”之特质
引用本文:潘建红,郝一双.道德教育“动”之特质[J].教育评论,2005(2).
作者姓名:潘建红  郝一双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讲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潘建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硕士研究生(郝一双)
摘    要:道德教育只有具有“动”的特质,在波澜壮阔的生活中才能体现出其特有的价值。在实际运作中若忽视道德教育“动”之特质,就拉大了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距离,使道德教育在解决现实问题上显得苍白无力。现代道德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动态的道德教育应该把人引向生活世界,从而引导人去积极建构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从而实现德育目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