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以感性活动理解德性之教的政治哲学诠释
引用本文:舒志定.马克思以感性活动理解德性之教的政治哲学诠释[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2(5):1-10.
作者姓名:舒志定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教育思想研究”(BAA180025)的研究成果;
摘    要:人的品德培育,可谓之德性之教。对德性之教的重视,和思想家研究政治问题密切相关,是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议题,这就需要把政治哲学确立为理解德性之教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出发点,确立自由人联合体为价值取向的政治哲学主题,对阐明与把握德性之教提供思路和要求:首先是为德性之教确立现实根基,避免脱离现实社会历史条件抽象谈论德性之教;其次是理解德性之教的道德向度转向历史向度;再次是以世界历史视野为德性之教拓展实践空间。由此明确德性之教的实践路径:聚焦人的对象性存在,研究德性之教的发生机制;聚焦社会基础的变革,研究德性之教的改革策略;聚焦社会价值取向,研究德性之教的实施原则。

关 键 词:马克思  教育学说  感性活动  德性之教  政治哲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