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大庆等油田的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
引用本文:张立生.论大庆等油田的发现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无关[J].科学文化评论,2010,7(5):5-45.
作者姓名:张立生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基金项目:致谢 作者谨向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有关同志表示深切的谢意,他们或者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或者为本文的修改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作者还要特别感谢中央档案馆利用部、国土资源部档案阅览室、中国地质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的有关同志,他们为我查阅有关档案和资料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
摘    要:1950年代的石油普查导致了大庆等油田的发现,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几十年来,人们都说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是部署全国石油普查勘探工作的理论基础,是按照李四光"到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坳陷带找油"的指示进行工作,从而发现大庆等油田的。在经过了大庆油田是在陆相生油理论指导下发现的短暂波折以后,地质力学理论指导石油普查工作的说法似乎又占了上风。但历史的事实是,在大庆油田发现之前,李四光从来没有说过到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坳陷带找油之类的话。为了证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是石油普查的理论基础,人们甚至借助根本不存在的所谓"当时的记录"。另一方面,真正为那时中国的石油普查指明了方向的是与李文几乎同时发表在同一刊物上的谢家荣的《中国的产油区和可能含油区》。然而人们却从来不提这篇重要文章及其在石油普查工作部署中的指导作用。地质力学根本不是导致发现大庆等油田的石油普查工作部署的理论基础。谢家荣的《中国的产油区和可能含油区》才真正指导了那时中国石油普查工作的部署。

关 键 词:李四光  地质力学  石油普查  非理论基础谢家荣《中国的产油区和可能含油区》石油普查方向

The Discovery of Daqing Oil Field Is Independent of LiSiguang's Geomechanics Theory
Authors:ZHANG Lish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