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意识形态话语的突围:《新华日报》代论的话语实践及共意动员——基于1938-1947年52篇代论文本的框架分析
引用本文:双传学.意识形态话语的突围:《新华日报》代论的话语实践及共意动员——基于1938-1947年52篇代论文本的框架分析[J].当代传播,2023(1):67-73+86.
作者姓名:双传学
作者单位:新华日报社;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摘    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新华日报》代论作为“我们党的领导人发表党的主张的一种最具有吸引力的形式”,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的话语争夺场域中实现了意识形态话语的突围,为凝聚抗战共识、提振抗战信心、壮大抗战力量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种典型的话语实践,代论是报刊社论的一种特殊的变体形式,具有作者权威、主题重大、影响深远等特征,蕴含着丰富的话语框架。本文基于甘姆森的话语框架理论,分析1938-1947年《新华日报》的52篇代论文本,将其话语框架总结为斗争实践、道理劝服和信念鼓舞三类,并结合话语背后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透视其所体现的“苦难-斗争”(行为)“、理解-认同”(认知)“、共情-感召”(情感)三种动员路径,洞悉其在斗争解放、政治认同和情感凝聚三个维度的共意动员价值。通过对代论话语实践的框架分析,可以勾勒出意见性话语实现民众共意动员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填补或丰富相关研究。

关 键 词:《新华日报》  代论  意识形态突围  话语框架  共意动员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